020-8888888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
咨询热线
020-8888888
地址: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469号
邮箱:

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

张瑞敏:从濒临倒闭小厂到全球家电第一品牌的传奇缔造者

发布时间:2024-11-11 03:28:17 点击量:

文:吴晓空

海尔是世界大型家电第一品牌。 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,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。经过30年的创业创新,从一家资不抵债、濒临破产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家电品牌。 2011年,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509亿元,品牌价值962.8亿元,连续11年位居中国最具价值品牌第一。

张瑞敏的创业历程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,值得企业家特别是年轻人学习和参考。

经典故事一:砸冰箱

1985年,有用户向海尔反映,该厂生产的冰箱存在质量问题。

于是张瑞敏对仓库进行突击检查,发现仓库里还有76台有缺陷的冰箱!在研究如何处理时,干部们建议,应将其视为工厂员工的福利待遇。就在很多员工犹豫不决的时候,张瑞敏做出了一个违背“常理”的决定:召开全体员工现场会议,当众砸毁了全部76台冰箱!而且这些冰箱都是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亲自砸的!

闻言,不少老工人当场落泪……要知道,那个时候,别说“毁”东西了,企业连发工资都非常困难!而且,在那个物资还紧缺的年代,别说正品了,都是劣质的。产品必须凭门票购买!如此“不好的做法”让大家都“心疼”!当时,就连海尔的上级也难以接受。

但张瑞敏明白:这些产品如果发布出去,就没有质量意识了!我们不能用任何绥靖政策来告诉大家,有可能生产出这样有缺陷的冰箱。否则,今天有76个单位,明天有760个单位和7600个单位。台湾……所以,强制必须实行,必须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!所以,张瑞敏选择了不忘初心!

艰难的创业故事_困难创业故事大全_创业困难故事

结果是一声大锤,伴随着巨响,着实唤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!从此,在家电行业,海尔人砸掉76台缺陷冰箱的故事就流传开来!至于那个著名的大锤,已经被收藏在国家历史博物馆了。张瑞敏对产品质量有着严格的意识。只有严格要求,公司才能向正规方向发展。

经典故事二:海尔文化激活“震撼鱼”

1995年7月,青岛市政府决定将红星电器公司整体划转给海尔集团。红星电器原本是与海尔一样的青岛市重点企业。后来由于经营不善,当海尔成为中国第一家电品牌时,红星电器亏损过亿,资不抵债。

此时,张瑞敏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:如何经营?如何发展?那么,张瑞敏首先提出一个问题:红星电气失败在哪里?是技术问题吗?财务问题?员工问题?他认为:“红星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技术、缺乏资金、员工不好,关键是管理不善、员工凝聚力差、缺乏灵魂来有效地结合现有的生产要素。海尔的员工和干部所以,我们当前的当务之急就是把海尔文化导入红星,只要思想认识一致、统一,一切都会好起来。无形资产可以盘活有形资产,红星必然会重生。

海尔在这次文化合并中经受住了成败的考验。调任第二天,杨绵绵就带领企业文化、资产管理等五大中心管理人员进驻红星,践行“文化第一”的管理理念。随后,张瑞敏到红星全体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上,如实讲述了自己的管理经历。我要求大家从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。目标是力争2至3年内成为中国洗衣机第一品牌,最终成为国际知名品牌。

三个月后,公司扭亏为盈。现在,海尔洗衣机已成为全球第一的洗衣机品牌和制造商。

1998年3月,“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”案例被纳入哈佛商学院案例库。张瑞敏受邀到哈佛讲授这门课,成为第一位登上哈佛讲台的中国企业家。

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遇到瓶颈,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保持企业的生机和活力,是企业发展当之无愧的风向标。

创业困难故事_艰难的创业故事_困难创业故事大全

经典故事三:在美国建工厂

1999年,张瑞敏决定投资3000万美元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立海尔美国工业园,生产家电产品。一石激起千层浪。中国很多人认为海尔盲目扩张,并对此感到担忧。许多人甚至明确批评这一点。人们批评的依据是,美国的优势在于技术领先,劣势在于劳动力成本高、市场饱和。去美国就像是用自己的短处去攻击别人的长处。一本名为《提醒张瑞敏》的杂志对海尔在美国建厂的前景感到担忧。

不过,海尔决策层却认为在美国设厂是理所当然的事情。 “在美国建厂有风险;在美国不建厂就没有风险吗?!”海尔人必须在风险中抓住机遇。

当然,勇于承担风险并不意味着没有措施防范风险。对此,海尔做了充足的预算:在市场方面,海尔的理念是“先有市场,再建工厂”。当时海尔向美国出口冰箱已达50万台,但实际上达到29万台就已经是建厂的盈亏平衡点了。

从成本来看,美国劳动力年薪为2.5万美元,中美工资差距达8至10倍。然而,经过进一步分析,海尔认为事实并非那么简单:首先,中国低工资的优势实际上完全被运费所抵消,未来运费将趋于上涨。其次,在美国建厂还可以就地收集信息、开发技术。三是可以节省中国到美国30天的集装箱运输时间。此外,从接到订单到生产可节省30天,这对于快速响应生产需求至关重要。第四,“美国制造”标签是一个卖点,这对美国零售商来说非常有吸引力,可以与美国企业平等竞争。它的优势是巨大的。

现在在美国,年轻一代都知道海尔是一个很好的家电品牌,但不再知道它是来自中国的品牌。海尔品牌正在成为美国本土品牌。

随着中国企业开始“走出去”,海尔的国际化行动无疑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领头羊。

经典故事4:砸仓库

艰难的创业故事_困难创业故事大全_创业困难故事

2008年,由美国“次贷危机”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。但在中国市场,当时还没有蔓延到实体经济,至少在家电市场还没有这种迹象。尽管如此,海尔在张瑞敏的带领下,正在经历一次非常重要的转型,从以企业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,从制造业到服务业。

2008年8月28日,是海尔历史上又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。这一天,张瑞敏再次举起“大锤”。这一次,他要砸的不是冰箱,而是仓库。

当张瑞敏和海尔决策层提出取消DC仓库(海尔在各工贸公司设立的物流仓库)时,市场上所有人都疯了。市场工作人员直接表示:这不可能。现在的市场形势如此糟糕,即使有仓库也不一定能满足客户的需求,更不用说取消仓库了。如果取消仓库,销量肯定会大幅下降。

客户的反应也非常热烈。海尔的一位老大客户向海尔反映:“我们同意你们取消仓库,但你们这样做是违反合同的。”因为根据配送合同,客户是在当地的海尔仓库提货的。现在没有仓库,发货不及时给客户带来了麻烦。

张瑞敏和他的决策者顶住了压力。他们的方法是:如果卖不出去,他们就会停止。如果他们停下来会发生什么?停止将强制公司内部系统。为了不让变化成本影响到客户,海尔改变了供应链流程,每周下订单,下周再订购,按单生产。虽然不再有仓库,但通过订单模式和流程的改变,海尔将货物放在路上和集装箱中,实现即时供应。

国庆节过后,金融危机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明显。市场零售额大幅下降,行业库存大幅增加。不过,海尔的库存处理得当。

张瑞敏是一位具有长远眼光和洞察力的大师。对行业趋势的把握,迫使他顶住压力,砸仓应对随之而来的“金融危机”。他的果断和勇气是常人难以达到的。

2014年,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为2007亿元人民币。据全球权威市场研究机构欧睿国际发布的2014年全球大型家电调查数据显示,海尔大型家电零售额连续六次位列全球第一,市场份额增长超过两位数。第一次。 2015年1月27日,“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”发布,海尔集团位列家电行业第一。张瑞敏认为,没有成功的企业,只有时代的企业。所谓成功,不过是与时俱进而已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2002-2024 4008云顶集团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 网站备案号:冀ICP备07016787号    网站地图